2012年9月10日
透視建筑領域潛規則:“老子”招標“兒子”中
招投標:“老子”招標“兒子”中標成常態
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》,是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,保護國家利益、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,提高經濟效益,保證項目質量,防止、避免工程建設和大宗貨品采購中滋生腐敗而制定的一部專門法律。
然而,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這樣一部法律,在現實中卻讓許多發包人、承包人鉆了空子,以致絕大多數項目工程,不經意間被“潛規則”了。
我曾參與過部分工程項目的招投標,耳聞目睹了這些項目招投標的全過程,也大致看出了其中的玄機。舉例來說,我們國家一些大的行業都有自己的建設單位,若 將行政部門比喻為“老子”的話,建設單位即為“兒子”,“老子”向上爭取而來的項目建設,無論怎么招投標,一般都會落到“兒子”手中。為什么呢?
以“密”制勝。一些標的比較大、上級有規定、暗箱操作難、必須要在網上公布的招投標項目,操作者迫不得已要面對眾多競標、投標者。這個時候,“老子”即 發包方為了讓 “兒子”能順利中標,一般都采用“誰的標的最接近標底誰就中標”的游戲規則。試想,“兒子”能不知道“老子”外包的工程項目標底嗎?
“剿殺”對手。這類招投標工程項目,大都是國資項目,標的高,油水大,施工易,惟一不利的就是行業內競爭較激烈。這時,“老子”為了讓“兒子”中標,就會千方百計找其他投標單位的差錯,讓這些單位的投標自動成為廢標,以便為“兒子”中標鋪平道路。
“輪流坐莊”。一般工程項目的招投標,原則上不得少于三家。如今一些大的行業系統,下屬單位都有具有招投標權的公司 ,也就是前文所說的“兒子”,他們 之間的關系相當于“堂兄弟”。這些公司大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公司熱的產物,如今許多“兒子”公司雖然與“老子”脫鉤了,但上下級關系還在,“兒子”還要 依附“老子”掙錢生存,“老子”還需要通過“兒子”搞點福利、發點獎金什么的。你不是要三家以上投標單位才符合招投標法的規定嗎,我就從相鄰的幾個縣市的 同系統請來幾個同質公司(“堂兄弟”)參與投標。參與單位甚至標書都不需要做,直接由“兒子”公司統一做好,屆時由“堂兄弟”代表投進招標箱即可??上攵? 知,這樣的招投標會是什么結果。反正“兒子”們“輪流坐莊”,誰也不吃虧。時下,這類競標形態最為普遍,也最不為外人知曉,從表面上看似乎也不存在什么違 法違規現象。
工程項目的招投標,經過11年的操作,行家里手們早已找到暗箱操作的“竅門”。為了遮人耳目,主辦者每次都請來紀委、監察、新聞等單位的工作人員,全程 參與監督招投標活動,競標成功后,中標單位還會給每人一個紅包(所謂的評標費),讓來者開心而來、滿意而歸,誰也不會對“程序合法”、“手續齊全”、“操 作正規”、“眾人見證”的招投標說三道四。
江蘇儀征市 周曉明
上一篇 : 中鋼協報告建議:十二五華北東北不擴大鋼鐵產
下一篇 : 調查 揭開建筑工程領域的“黑幕”(上)